时间: 2024-06-02 20:39:31 | 作者: 万圣节 服饰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科类课程标准中“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中的跨学科融合理念。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各年级的老师们在专家的引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跨学科主题课程研究活动。
三年级的老师们结合本学期各学科学习内容经过充分研讨,将“中华传统节日”确定为本次跨学科学习的主题。老师们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一学习主题充分挖掘学科的育人优势,各学科间积极研讨相互配合,力求打破各个学科的课程壁垒,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月17日至18日,三年级组教师分别从9个不同学科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进行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课堂教学展示。
李思杨老师执教中华传统节日之春节《剪窗花》一课。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并基于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轴对称》一课的内容,将数学与美术等多学科融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跨学科的思维发展。本课通过认识轴对称图形、设计窗花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和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并从多角度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牛思佳老师以“传统节日园游会”为驱动,为学生创设绘制“端午节海报”的真实任务情景,设计习作指导课《端午粽飘香》。本课将道德与法治课上包粽子的内容作为语文课的学习素材,完成了学科间的有效衔接。以包粽子为主线,结合语文单元的语文要素,将课文、习作、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有机融合,以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道德与法治课上真实的包粽子的经历,借助动作描写和顺序词突破学习难点,为学生提供切实的指导,来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培育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将民族文化自信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中。
邵洁老师执教音乐课《金蛇狂舞》,《金蛇狂舞》是聂耳于 1934 年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工作时,根据民间乐曲 《倒八板》整理改编、亲自指挥乐队演奏并灌成唱片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乐曲配以激越的锣鼓,更加渲染了热烈欢腾的气氛。全曲表现了我国江南一带端午节耍龙舟的热烈场面,划手们飞快地划着桨,急促的锣鼓声增添了热烈的气氛,龙舟像箭一样飞速前进,船上的灯火倒映在水面上,表现了你追我赶、紧张而欢腾的赛龙舟景象。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感受到赛龙舟时你追我赶、紧张而欢腾的景象。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乐曲情绪,能说出乐曲每个片段所表现的基本情境,热情参加乐曲的表现活动并从中体验到民族乐器带来的不同体验和快乐,从而激发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之情。
张英杰老师执教武术课《舞狮》。舞狮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中特有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一项集体育与艺术为一身的民间活动,它代表着团结开拓、勇于进取、不畏艰险的民族气节和精神。舞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灵敏协调和力量素质,培育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意识。本课旨在激发学生对舞狮的学习兴趣,感受舞狮带来的乐趣,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将爱国主义情怀根植学生心底。教学重点为上下肢协调配合,教学难点为动作的一致性。三年级的学生四肢及腰背力量素质方面正在发展中,具备较好的可塑性,为舞狮学习提供了良好的身体基础。本课是单元第一次课,通过舞狮步法动作的学习,不仅有效地发展力量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对学生体能锻炼拥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张磊老师以中国传统节日之端午节为主线, 通过游戏《敲鼓组对》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题实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练习到比赛,让原本枯燥体育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练,练中赛,赛中学。游戏《赛龙舟》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颜色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中利用划出不同的远度区域,使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思考,认真体会,使学生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快感,达到本单元课预期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体育课中成功、自信、快乐。
郭欣华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选择恰到的数字平台获取在线资源,并能将资源下载与上传、分类整理文件;利用在线工具制作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数字作品。体验通过在线方式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并将学习成果进行发布,宣传中华民间传统文化,使更多的人受益;遵守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宣传中华民间传统文化单元主题下,学生选不一样的中华民间传统文化内容,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感受中华民间传统文化。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将学生的作品进行推广发布,让更多的人受到中华民间传统文化的感染,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将在线学习的方式纳入到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和学习行为中,真正让在线学习成为习惯。
在本次跨学科学习中,学生围绕端午节的传统美食“粽子”展开语文、英语、科学和陶艺课的学习。粽子有平安团圆的美好寓意,包含了对古人的敬仰,体现了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
科学课上,高岩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认识粽子,了解糯米和粽叶的特点。此时,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包粽子,英语教师顺势展开英语语篇“包粽子”的学习。
英语课上,赵安琦老师利用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听、看、读的方式理解语篇意义;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小组同伴交流对话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语言输出,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包粽子步骤;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包粽子,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英文表述。通过真实的操作提高劳动能力,培养劳动意识;通过包粽子的体验亲身感受端午节日文化。
接着回到科学课堂。学生通过用心品尝教师煮好的粽子,发现各组粽子口感不同,进而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资料了解发现不同火候下煮出的粽子口感不同。煮粽子的方法不同,结果会有不同。学生学会了科学合理地煮粽子,建立过程和结果相联系的科学观。
陶艺课上,王慧老师指导学生在真实的包粽子的体验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概括粽子的具体形,分析米团和粽叶的关系,思考包粽子和粽子艺术创作的制作区别,并进一步探索了粽子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从真实粽子到艺术作品的转化,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意义,培育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美化生活的能力。实践操作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同时促进了团队协作和交流。
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风俗:春节剪窗花、端午赛龙舟……风俗的背后是美丽的传说,感人的故事,难忘的典故。教师们经过课前教研、课堂展示、课后交流,提升了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能力,提高了自身民间传统文化素养。同学们前期针对自己喜爱的传统节日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查找、询问长辈等方式搜集资料。课上学习探讨,孩子们对于中华传统节日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究。课后同学们交流学习成果,收获颇丰。
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跨学科主题学习,参与学科多,活动内容丰富,课程设计前后关联,知识结构系统完善,学生学习经验和生活实践相互融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通过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孩子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及内涵,感受体会了中华民间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激发了对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4大归化助阵,中国男足20点决战泰国!1-0=出线,CCTV全程直播!
“2.9L油耗”惹争议!比亚迪副总裁回应:NEDC测评更接近国内实际工况
2024年高考即将拉开大幕,5月31日上午,2024年潍坊市出租车“爱心送考 为梦护航”志愿服务活动...
编辑部的故事|距2024高考还有7天!重生之回到高考前,你会做什么?#2024高考必胜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传递祝福,高考加油!#2024高考
ROG 魔霸新锐 i9-13980HX + RTX 4060 到手价 10499 元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地址:射阳县四明镇科创园
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