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banner

繁花书房深处有作家金宇澄汹涌的乡愁

2024-06-07 00:03:28
作者: 新闻中心

  初春的黎里古镇,树木在石桥上恣意延伸,呈现出一种未经雕琢的随性美。透过石桥的条石间窄窄的缝隙,水流潺潺而过,沿着河流两岸,古镇的居民经营着小作坊,售卖着糖糕和油墩子。黄昏时分,石桥亮起黄色的灯,和水中的倒影相映成一轮弯月,古镇远处的墙壁上映出清代诗人袁枚的诗《黎里行》,“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源津。”

  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距离上海近90公里,一座未被千篇一律的商业改写的小镇,也是金宇澄的故乡,是他祖辈生活的地方,尽管他在这里没有生活太长时间。乡愁似乎是创作者们无法避开的永恒命题,“故乡”的概念对作家的感召力和寄托很重要,在金宇澄的文学创作中,幽深的古镇巷弄总会作为背景出现。对于曾在黑龙江黑河务农的他来说,黎里,变成了和上海一样,在远方闪闪发光的故乡。

  今年五月正式对外开放的繁花书房,是金宇澄对祖辈的追忆。它坐落于黎里古镇中金家弄建新街38号,是金家祖屋,曾是金宇澄太祖母、祖母、父亲的居所。

  这里本是四进老宅,基本为清代建制,后因时代演变,成为了大杂院,一度荒废。一楼入口处,在陈列着《繁花》影视化的海报和手稿墙的对面,是祖宅在五年前的记录。《十三邀》中,金宇澄和许知远穿过了一条狭长的巷弄,坐在老宅门口,长窗七扭八歪地靠着,墙上还贴着九十年代的画报日历。破败不堪的废园里,天井有一棵未经修建的小树,零散的枝桠和瓦片散布在角落。

  如今,了解祖宅内部细节的人于今都已离世,无人知晓这里曾经最线年开始,这座祖宅开始立项、修缮,金宇澄并不想将祖宅修缮成对过去的简单复原,而是将其赋予现代的功能和时代特征,它整体的改造仍以当代审美为主。“繁花书房”门牌为金宇澄刻制,老宅门口仍挂着原有门牌,这在金宇澄看来是一种“平和、安稳的感觉。”

  老宅中,一些立柱、横梁、隔扇都保留了下来,有的被刷上了白色或黑色的漆,也有颇为现代化的大理石台阶、落地窗和家具,但院落中有青苔的斑驳墙面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参观者这里非凡的历史,以及这里居住过的人们的命运痕迹。

  在上下通联、简介明快的建筑风格之外,真正让人体验到“一步一景”的,是繁花书房里陈列着的,充满金家祖辈历史的老物件和泛黄的家书、邮寄单、上山下乡通知书,以及金宇澄本人的画作和手稿。

  在《回望》的开篇,金宇澄写道,他的父亲曾于1948年在苏州买了一个“旧柚木小圆台,请店家刨平了台面,上漆,木纹很漂亮”。这张柚木圆台于1951年被祖母带到上海,并陪伴了他《繁花》和《回望》的写作,如今也被他带到了繁花书房里。

  同样“回归故地”的,还有老房子的瓷器、祖母做“虾圆”的石臼和他在上海买过的旧画等等。繁花书房中的阅读空间,摆放着金宇澄父亲的书架,这里的书籍皆是金宇澄和父母的藏书。

  “经历70年的变迁,历史的巧合,让这些老物件再次回归,对我个人来说,是极有意义的迁徙。”金宇澄说。

  历时五年,金宇澄与设计师们将文学美术、前辈历史以及个人画室等多种元素于一体。他像在画一幅画、写一部小说一样构建这座建筑作品,直到繁花书房正式开幕的前一天,金宇澄还在调整书房的细节:书要放在哪个格子上,第二进小池塘中的几条鱼不能游在这,而应该游在后院。

  金宇澄说,此阶段,祖屋与他都经历了“戏剧性转变”。这座书房不仅是金宇澄对家族的怀念之地,也是他对文学、艺术和人生的理解。每一件陈列其中的物品,都是他和家族历史的交汇点,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情感的回忆。

  当人们踏进这个空间,仿佛就踏入了金宇澄的内心世界,感受着他对家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种情感,也将跟着时间的推移,永远留存于这个繁花书房之中,与历史一同延续,永不磨灭。

  每一个地方的人都在回想他熟悉的城市。我在20岁出头的青年时代,曾在黑河待过一段时间,我的姑母对我说,你是黎里镇的子孙,应该回到这一个地区来。但在那个年代,人和粮油关系捆绑在一起,要把我的户口从东北迁到黎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后来我在黎里住了半个多月,那一段时间我认识了一位青年理发师,他却说自己在镇上已经没办法待了,想要离开,与我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我与他经常在晚上坐在石桥的栏杆上,也不说什么话。而当我再次回到黑河的时候,黎里就和上海一样,成为了在远方闪闪发光的地方。如今繁花书房终于在黎里开幕,我非常感动。

  一个好的作家,应该在城市或者乡村,在大地空间上留下他明确的印记。这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我们,为了供我们记忆、怀想。空间是有脉络、有文脉、也是有文心的,然而现代社会大部分作家都做不到,也无从做起。因此,金宇澄是非常幸运的,他有这个根基在,把黎里这个房子几乎当做他一生中另一个重要的作品去经营、去创造,把这个房子留给了黎里。我被老金对黎里的这份记忆、怀想和深情所感动。

  听金宇澄讲到他黎里的时间,我突然想到“幽寂黎里岁月愁,更有繁花霞满天”。《繁花》确实做得很厚实,把一个行为变成一个文化事件,再结合《繁花》本身带来怀旧的情绪。繁花书房的建筑意味着什么呢?年轻人也能到这种修复起来的古镇走一走,坐一坐,聊一聊,逛一逛,和作家去了解一下作家的身世,不只是了解书,还了解作家本人,了解作家祖上,对于青年人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

  金老师的这些画,因为富有文学性,所以也有他的自由度,有不同时空的关系存在。他的作品有很强的超现实意味,但他又描绘着好像跟你生活很近的场景。昨天我在书房里看到很多他曾经画里面的道具、模特,都在这里陈列着。实际上繁花书房将他小说和绘画里面很多的细节还原到了书房里面,呈现了他个人的历程,也是个人记忆的历史。

  繁花书房的来由、渊源都是非常个人的记忆和故事。这个祖宅虽然已经是新的了,但很多种元素拼在一起,特别像进了一个人的家,有一种生活感,像一个客厅,一个能聊天的可以放松的地方,没有一种特别强的、有逼迫性的现代。每个人的记忆、想象力、性格如果都安插在古镇的各个角落,它就有了生机、有了特点,大家也愿意进入到这些空间,感觉是进入到另外一种时空或是别人精神生活的一个机会。

  金老师的书房是他五年精心思考后拾掇出来的,用来要接待八方来宾和朋友的一个非常个性化、私人化的空间。这个空间更像是一个小型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又结合了一个小的美术陈列的职能,把他的家族、他个人成长过程中很多原真的物陈列在这个空间里。他将自己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的奇思妙想不断填入这个非常个性化的空间里,使得这个空间独一无二,自然有别于所有其他故居,也让黎里古镇多了一个文化名片。

  金老师的繁花书房经历了一个思路的转折过程:不要修旧如旧,即回忆一下老宅长啥样子,再把它恢复,这太难了。一是有客观的历史情况,建国之后公私合营,拆了建,建了拆,很难完全意义上复刻50年之前的情况。二是怎么回事面向过去,也许可以面向未来,把现有的东西尽可能保留,同时按照未来的功能,未来的观众、参与者、居住的人重新设计。所以如今我们正真看到的繁花书房里有旧的,也有新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山东临沂三位老人瞒着家人组团爬泰山:最年长的82岁,回程时还捡了一车废品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iPhone17 Pro Max提前看:独享四棱镜长焦镜头,有望成创新引领者

  vivo X200 Pro再被确认:天玑9400+1.5K曲屏,超声波解锁也未缺席

...

分享到